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的拌制和运输
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的拌制
混凝土原材料应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要求进行准确称量,称量****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(按质量计):胶凝材料(水泥、掺合料等)±1%;外加剂±1%;集料±2%;拌和用水±1%。宜采用电子计量系统计量原材料。
生产过程中,集料级配和含水率的检测频率要比普通混凝土大,因为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对这些因素的波动更为敏感。特别注意严格测定机制砂、石料含水率,一般情况每班抽测2次,雨天应随时抽测,并按测定结果调整混凝土配比。
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必须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制,搅拌时间较天然砂混凝土长30~60s,总搅拌时间不宜少于150s,也不宜超过210s。
高性能混凝土的搅拌应保证物料充分均匀。搅拌时,宜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集料、水泥、矿物掺和料和化学外加剂,搅拌均匀后,再加入所需用水量,待砂浆充分搅拌后再投入粗集料,并继续搅拌至均匀为止。
拌制****盘混凝土时,应加大水泥和砂子用量10%,其水灰比保持不变,以便搅拌机挂浆。
冬季搅拌混凝土前,应评价预热各种原材料的措施,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。宜优先采用加热水的预热方法调整拌和物温度,水泥、外加剂及掺和料可在使用前运入暖棚进行自然预热,但不得直接加热。
炎热季节搅拌混凝土时,应在集料堆场搭设遮阳棚,采用低温水搅拌混凝土等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,或尽可能在傍晚和晚上搅拌混凝土,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。
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的运输
泵送施工应根据施工进度,加强组织和调度工作,确保连续均匀供料,运输能力、搅拌能力、泵送能力要相匹配。
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宜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。搅拌车装混凝土前应认真检查,并排净车内存留的刷车水。
混凝土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。
搅拌运输车到现场应高速旋转20~30s后,再将混凝土拌和物喂入泵车受料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