圆锥破碎机发展历史介绍
1923年,美国EdgarSymons兄弟在旋回破碎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,发明了Symons圆锥破碎机。Symons圆锥破碎机是一种弹簧圆锥破碎机,其工作原理和前文所述的破碎机工作原理大体一致,主要通过动锥和定锥的不断离开和靠近产生挤压,达到破碎矿石的目的。由此可知,圆锥破碎机虽然经过了不断更新和发展,功能越来越强大,结构也逐渐合理,但其构造和工作原理改变不大。1940年前后,美国AllisChalmas公司开发出了液压圆锥破碎机,其运用液压技术,简化了机器构造,实现了排矿口的液压调整和过载保护,提高了工作性能。由于它的性能优越,瑞典、芬兰、日本等国也相继引进或仿制,派生出许多类似机型。20世纪70年代,Nordberg公司在层压破碎理论的基础上,开发出了构造与Symons大致相似的旋盘圆锥破碎机,它的给料粒度小,破碎力不大,广泛应用于中硬物料的第四段破碎。该公司80年代又在此基础上,设计出主轴不动的Omnicone型圆锥破碎机,后来又将其进一步发展成新型****的HP圆锥破碎机。HP系列的特点是将主轴和动锥隔开,主轴固定不动,只让动锥进行旋转和摆动,同时增大主轴与动锥尺寸,提高摆动频率,增加结构强度,实现了机器设备的高能化。前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出了惯性圆锥破碎机,该机型无论是工作原理,还是内部构造都令圆锥破碎机的研发水平取得了长足发展。
目前,圆锥破碎机有代表性的是芬兰Metso集团的HP系列圆锥破碎机、Symons体系圆锥破碎机、俄罗斯的惯性圆锥破碎机和瑞典Sandvik集团的CH系列液压圆锥破碎机。
我国圆锥破碎机是在仿造前苏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先后自行设计研发了1200型及2200型弹簧圆锥破碎机,1970年后又研发了三种型号的单缸和多缸液压圆锥破碎机。后来,经过长时间不断开发与研究,在解决了原系列老旧设备部件强度低及诸多设计缺陷的情况下,逐步研制出了五种规格、十四类腔型的弹簧圆锥破碎机,四种规格、十二类腔型的底部单缸液压圆锥破碎机,两种规格、四类腔型的多缸液压圆锥破碎机等众多种类和机型。
为了赶上世界的先进水平,我国先后引进了Symons和旋回等多种型号的圆锥破碎机。目前,经过几十年的研发和创新,在引进和吸收先进设计理念的基础上,国内的圆锥破碎机逐渐实现了系统化和标准化,特别是在物料破磨和粉碎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,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投入到圆锥破碎机产品开发和研制当中,使圆锥破碎机形成了众多的规格和型号,种类齐全,摆脱了只能依靠国外技术的尴尬局面,满足了我国破磨行业的工业需求。但是,国内企业生产和研发的圆锥破碎机无论是在工作性能及稳定性上,还是在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上与国际先进的技术相比,都有不小的差距。因此,我国圆锥破碎机的研发和创新之路仍然充满很多曲折,任重而道远。